1、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姿百态千锤百炼千真万确千变万化
2、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,同样地,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,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。——亚里斯提卜
3、切忌浮夸铺张。与其说得过分,不如说得不全。
4、2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,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。——斯迈尔斯
5、虚心的人,常想己之短;骄傲的人,常夸己之长。
6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孔子
7、yìnɡ(答应) xìnɡ(高兴) mú(模样) zhònɡ(重要)
8、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——歌德
9、“新课标”中明确了:“写作要有真情实感,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感受、体验和思考。”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够丰富,很难借助合适的文字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。这就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,让学生逐步将自己的素材库丰富起来。学生的素材来源主要有两个:一是自己直接的人生阅历和感悟;二是间接的人生阅历,即阅读等。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来说很少,加之一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,因此写作的素材也不会多。为了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,我特地安排学生建立了作文采蜜本,每周布置不同专题的作文积累作业,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。三年下来,我们的采蜜本内容摘录越来越丰富;观察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差异;按照一定顺序性观察景物,如从上到下,由远及近等;动用多种感官相结合观察景物;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观察身边的人物;关注生活中的美人、美景、美食、美事;仔细观察校园等等。力求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、自然万物、四时之景。洞察世间万物、人间冷暖,体会观察感悟的真正内涵。
10、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此第一境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此第二境也。“众里寻她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此第三境也。——王国维
11、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——陶渊明:《五柳先生传》
12、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锅之所伏。(《老子》)
13、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,走过弯路,犯过错误,并不是坏事,更不是什么耻辱,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。
14、2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以一日不读。——毛泽东
15、书和人一样,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,它也是活的、会说话的东西。——高尔基:《论文学》